close
江蘇VS廣東,誰是未來的冠軍?
在蘇州做外貿生意,經常去廣東出差的朱某君,這幾天在微信朋友圈感慨:來一次驚訝一次,繁華沒有盡頭。
不用說,他又到瞭深圳。但是,不管外面的世界多麼精彩,沒過幾天,他必然會揮揮衣袖趕回蘇州。曾經,他漂泊深圳,未滿三年,忽然有瞭新機遇,到瞭江蘇工作,最終在蘇州置業安傢。走南闖北十幾年,他的眼裡還是蘇南最好。
話雖如此,常去深圳的朱某君還是有些憂心忡忡:“2017年廣東GDP達到89879.23億元,江蘇是85900.94億元,廣東多瞭近4千億,差距比之前大瞭點。”
這和他有什麼關系呢?“憂國憂民哎。”
忽然之間,新華經濟分析師發現,不管是在江蘇還是其他地方,各地都有人喜歡拿江蘇與廣東的經濟進行比較,特別是在網上,有鋪天蓋地的江蘇PK廣東大討論,大傢樂此不疲。就好像班級考試,第一名和第二名,往往是同學們關註的焦點。
廣東為什麼台中商標註冊這麼厲害?
近年來,據說廣東發展模式經歷著轉型升級,成效顯著。
新華經濟分析師梳理發現:江蘇經濟高速發展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尤其是入世之後,發展模式為外資主導的出口導向型經濟,該模式正是改革開放初期廣東經濟所走的道路,其特征為高級要素集聚基礎上的高增長。
後來,隨著全球價值鏈分工深入推進,以及國際產業轉移越來越多向長三角地區集聚,廣東逐漸意識到傳統發展模式的不可持續,率先提出成熟產業國內梯度轉移及產業轉型升級思路,轉而更加重視品牌建設和內資企業成長為重點的要素培育。
“與自主品牌和內資企業成長為特征的內生型發展模式相比,以外部高級要素集聚為依托的出口導向模式獲取的分工收益更低,更易受外部風險沖擊。”從事世界經濟研究的江蘇專傢黎峰和新華經濟分析師探討時說。
簡單點說,改革開放以後,廣東很快就走在瞭發展的前沿。後來,到瞭瓶頸期,能夠清醒地發現問題,及時調整,積極淘汰落後產能,培育引進新興產業,繼續走在發展前沿。當新經濟成為熱詞的時候,深圳的騰訊等頂級科技創新企業早已大名鼎鼎。
新華經濟分析師註意到,3月26日召開的廣東全省科技創新大會上傳出消息,廣東近年來在計算與通信集成芯片、雲計算與大數據管理技術、智能機器人、新能源汽車電池等領域紛紛佈局,已培育形成一批產值超千億元的新興產業集群。
當前,廣東正將人工智能視為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引擎,他們提出一個全新目標:成為國際領先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典范之都和戰略高地,到2025年人工智能產業核心規模要突破1500億元,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1.8萬億元;而到2030年整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要進入全球價值鏈高端環節。
新華經濟分析師查閱數據發現,台中商標申請流程廣東高新技術企業數量、專利申請總量,均居全國榜首。截至2017年底,A股上市公司數量,廣東568傢,2017年新增98傢;而江蘇一共381傢,2017年新增65傢。
廣東的迅速發展,還和地方文化氛圍息息相關。數位科研人員向新華經濟分析師感嘆,廣東開放、放開,創新創業環境好,想方設法吸引人才。以深圳為例,一直有大量人才從全球各地蜂擁而至。年輕人想要闖蕩一番天地,今天的深圳和昔日的深圳一樣,能給人無限夢想和可能。
咱們江蘇有啥不足?
江蘇實體經濟強勁,優勢也很耀眼。但咱們不妨先找找有哪些不足。
新華經濟分析師認為,首先,相比較廣州和深圳,南京亟待提高首位度,蘇州需要轉型振興。
作為省會的南京坐擁多種資源,是長三角唯一特大城市。但南京目前經濟體量不如蘇州,號召力欠缺,隻能小范圍輻射周邊地區,尚不能為江蘇經濟發展提供重大動力源。
再看蘇州。以前蘇州和深圳GDP幾乎不相上下,盡管二者產業發展有所不同。如今深圳以第三產業為主,新產業層出不窮。第二產業占比很高的蘇州,與深圳差距日漸拉大,結構亟需升級。
第二,江蘇是制造業大省。當前,全球制造業正在經歷顛覆性變革。對江蘇制造而言,加快產業轉型升級,更加重視科技創新與內資企業成長,更加重視國內市場開發與國內資源整合,是全省經濟轉型升級、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所必須跨越的一道坎。
從國際經驗看,傳統制造要煥發新的生命力,關鍵是註入新技術新模式,實現智能化、數字化轉型。
新華經濟分析師留意到,江蘇發展智能制造具備諸多良好條件:比如產業基礎好,制造業經濟總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;再如支撐能力強,江蘇有高校140餘所,江蘇籍兩院院士數量全國第一,區域科技創新能力連續八年全國第一……條件非常出色。不過,人才優勢、科創實力,目前對江蘇制造業升級的貢獻還非常不夠。
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於,江蘇缺少騰訊、阿裡巴巴那樣的領軍企業。以互聯網產業為例,放眼望去,看不到特大型公司,大多是中小型,流行小富即安。這與江蘇創業文化相對傳統保守,支持和響應政策相對緩慢有關。
創新經濟、自由市場、釋放活力,政府有所為有所不為,對江蘇來說,營造更加開放、包容的創業創新文化環境、生態環境,政府主動作為打造快速高效的政策環境,應當是激發新經濟增長動力的重要發力點。
近來,南京全面放寬的人才落戶新政,引發包括上海在內的全國諸多城市的“搶人大戰”,讓新華經濟分析師忍不住感慨:想創新求變,城市之間、區域之間的競爭那是相當激烈啊!
江蘇也有亮眼成績單
拉拉雜雜說瞭這麼多,不少江蘇人可能要坐不住瞭。咱們江蘇難道就沒有自己的優勢?當然不是!首先,新華經濟分析師想提醒各位看官:別忘瞭,廣東地域面積、人口總數都比江蘇大哦。如果比比人均GDP、人均可支配收入、區域經濟發展呢?江蘇好看的數據多著呢!
廣東經濟總量第一建立在廣東常住人口遠比江蘇多瞭3千萬人的基礎上,2017年末人口數據顯示,廣東常住人口1.1169億,江蘇常住人口0.8029億。由此可以算出,江蘇人均GDP達到瞭10.70萬元,廣東人均GDP隻有8.05萬元。
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,根據國傢統計局公佈的數據,2017年江蘇省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.5萬元,廣東省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.3萬元。
江蘇的百強縣占比之高,不用細說,聲名遠揚,廣東則乏善可陳。
圖為《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報告(2016-2017)》發佈會現場。台中商標登記
最新年度的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孰強孰弱?中國社會科學院幾天前發佈《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報告(2016-2017)》藍皮書,該藍皮書對2015-2016年中國內抽油煙機推薦地31個省級行政區的經濟綜合競爭力進行綜合排名。
結果顯示,2016年全國31個省、區、市經濟綜合競爭力處於上遊區(1-10位)的依次為江蘇省、廣東省、北京市、上海市、浙江省、山東省、天津市、福建省、河南省、重慶市。
據透露,這是江蘇連續兩次超越廣東,成為內地經濟競爭力最強的省份。榜首江蘇在宏觀經濟、產業經濟、發展環境、知識經濟、政府作用、發展水平競爭力等6方面處於強勢,尤其在發展環境和政府作用競爭力上有上升趨勢。
位居第2位的廣東,宏觀經濟、產業經濟、可持續發展、財政金融、知識經濟競爭力和發展水平競爭力等6個指標為其經濟綜合競爭力的強勢指標。
中智科學技術評價研究中心理事長李閩榕表示,經濟台灣靜電機批發工廠|靜電機|靜電機推薦|靜電油煙處理機|靜電油煙處理機推薦發展水平是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的基礎,但GDP不能完全決定競爭力排位,需科技、金融、教育、環境等重點因素共同發聲。
比來比去,廣大非蘇粵地區的吃瓜群眾也許在撇嘴:你們真不是變相炫富拉仇恨呢?
好吧,作為坐標江蘇的新華經濟分析師最後嘮叨一句:冠亞軍評判標準見仁見智,這種冠亞軍對比最大的意義,應該體現在兩省可以正視並學習對方長處,立足自身不足補短板,加快發展步伐,你追我趕,讓群眾分享更多獲得感。
新華日報社全媒體經濟新聞部出品
在蘇州做外貿生意,經常去廣東出差的朱某君,這幾天在微信朋友圈感慨:來一次驚訝一次,繁華沒有盡頭。
不用說,他又到瞭深圳。但是,不管外面的世界多麼精彩,沒過幾天,他必然會揮揮衣袖趕回蘇州。曾經,他漂泊深圳,未滿三年,忽然有瞭新機遇,到瞭江蘇工作,最終在蘇州置業安傢。走南闖北十幾年,他的眼裡還是蘇南最好。
話雖如此,常去深圳的朱某君還是有些憂心忡忡:“2017年廣東GDP達到89879.23億元,江蘇是85900.94億元,廣東多瞭近4千億,差距比之前大瞭點。”
這和他有什麼關系呢?“憂國憂民哎。”
忽然之間,新華經濟分析師發現,不管是在江蘇還是其他地方,各地都有人喜歡拿江蘇與廣東的經濟進行比較,特別是在網上,有鋪天蓋地的江蘇PK廣東大討論,大傢樂此不疲。就好像班級考試,第一名和第二名,往往是同學們關註的焦點。
廣東為什麼台中商標註冊這麼厲害?
近年來,據說廣東發展模式經歷著轉型升級,成效顯著。
新華經濟分析師梳理發現:江蘇經濟高速發展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尤其是入世之後,發展模式為外資主導的出口導向型經濟,該模式正是改革開放初期廣東經濟所走的道路,其特征為高級要素集聚基礎上的高增長。
後來,隨著全球價值鏈分工深入推進,以及國際產業轉移越來越多向長三角地區集聚,廣東逐漸意識到傳統發展模式的不可持續,率先提出成熟產業國內梯度轉移及產業轉型升級思路,轉而更加重視品牌建設和內資企業成長為重點的要素培育。
“與自主品牌和內資企業成長為特征的內生型發展模式相比,以外部高級要素集聚為依托的出口導向模式獲取的分工收益更低,更易受外部風險沖擊。”從事世界經濟研究的江蘇專傢黎峰和新華經濟分析師探討時說。
簡單點說,改革開放以後,廣東很快就走在瞭發展的前沿。後來,到瞭瓶頸期,能夠清醒地發現問題,及時調整,積極淘汰落後產能,培育引進新興產業,繼續走在發展前沿。當新經濟成為熱詞的時候,深圳的騰訊等頂級科技創新企業早已大名鼎鼎。
新華經濟分析師註意到,3月26日召開的廣東全省科技創新大會上傳出消息,廣東近年來在計算與通信集成芯片、雲計算與大數據管理技術、智能機器人、新能源汽車電池等領域紛紛佈局,已培育形成一批產值超千億元的新興產業集群。
當前,廣東正將人工智能視為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引擎,他們提出一個全新目標:成為國際領先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典范之都和戰略高地,到2025年人工智能產業核心規模要突破1500億元,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1.8萬億元;而到2030年整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要進入全球價值鏈高端環節。
新華經濟分析師查閱數據發現,台中商標申請流程廣東高新技術企業數量、專利申請總量,均居全國榜首。截至2017年底,A股上市公司數量,廣東568傢,2017年新增98傢;而江蘇一共381傢,2017年新增65傢。
廣東的迅速發展,還和地方文化氛圍息息相關。數位科研人員向新華經濟分析師感嘆,廣東開放、放開,創新創業環境好,想方設法吸引人才。以深圳為例,一直有大量人才從全球各地蜂擁而至。年輕人想要闖蕩一番天地,今天的深圳和昔日的深圳一樣,能給人無限夢想和可能。
咱們江蘇有啥不足?
江蘇實體經濟強勁,優勢也很耀眼。但咱們不妨先找找有哪些不足。
新華經濟分析師認為,首先,相比較廣州和深圳,南京亟待提高首位度,蘇州需要轉型振興。
作為省會的南京坐擁多種資源,是長三角唯一特大城市。但南京目前經濟體量不如蘇州,號召力欠缺,隻能小范圍輻射周邊地區,尚不能為江蘇經濟發展提供重大動力源。
再看蘇州。以前蘇州和深圳GDP幾乎不相上下,盡管二者產業發展有所不同。如今深圳以第三產業為主,新產業層出不窮。第二產業占比很高的蘇州,與深圳差距日漸拉大,結構亟需升級。
第二,江蘇是制造業大省。當前,全球制造業正在經歷顛覆性變革。對江蘇制造而言,加快產業轉型升級,更加重視科技創新與內資企業成長,更加重視國內市場開發與國內資源整合,是全省經濟轉型升級、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所必須跨越的一道坎。
從國際經驗看,傳統制造要煥發新的生命力,關鍵是註入新技術新模式,實現智能化、數字化轉型。
新華經濟分析師留意到,江蘇發展智能制造具備諸多良好條件:比如產業基礎好,制造業經濟總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;再如支撐能力強,江蘇有高校140餘所,江蘇籍兩院院士數量全國第一,區域科技創新能力連續八年全國第一……條件非常出色。不過,人才優勢、科創實力,目前對江蘇制造業升級的貢獻還非常不夠。
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於,江蘇缺少騰訊、阿裡巴巴那樣的領軍企業。以互聯網產業為例,放眼望去,看不到特大型公司,大多是中小型,流行小富即安。這與江蘇創業文化相對傳統保守,支持和響應政策相對緩慢有關。
創新經濟、自由市場、釋放活力,政府有所為有所不為,對江蘇來說,營造更加開放、包容的創業創新文化環境、生態環境,政府主動作為打造快速高效的政策環境,應當是激發新經濟增長動力的重要發力點。
近來,南京全面放寬的人才落戶新政,引發包括上海在內的全國諸多城市的“搶人大戰”,讓新華經濟分析師忍不住感慨:想創新求變,城市之間、區域之間的競爭那是相當激烈啊!
江蘇也有亮眼成績單
拉拉雜雜說瞭這麼多,不少江蘇人可能要坐不住瞭。咱們江蘇難道就沒有自己的優勢?當然不是!首先,新華經濟分析師想提醒各位看官:別忘瞭,廣東地域面積、人口總數都比江蘇大哦。如果比比人均GDP、人均可支配收入、區域經濟發展呢?江蘇好看的數據多著呢!
廣東經濟總量第一建立在廣東常住人口遠比江蘇多瞭3千萬人的基礎上,2017年末人口數據顯示,廣東常住人口1.1169億,江蘇常住人口0.8029億。由此可以算出,江蘇人均GDP達到瞭10.70萬元,廣東人均GDP隻有8.05萬元。
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,根據國傢統計局公佈的數據,2017年江蘇省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.5萬元,廣東省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.3萬元。
江蘇的百強縣占比之高,不用細說,聲名遠揚,廣東則乏善可陳。
圖為《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報告(2016-2017)》發佈會現場。台中商標登記
最新年度的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孰強孰弱?中國社會科學院幾天前發佈《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報告(2016-2017)》藍皮書,該藍皮書對2015-2016年中國內抽油煙機推薦地31個省級行政區的經濟綜合競爭力進行綜合排名。
結果顯示,2016年全國31個省、區、市經濟綜合競爭力處於上遊區(1-10位)的依次為江蘇省、廣東省、北京市、上海市、浙江省、山東省、天津市、福建省、河南省、重慶市。
據透露,這是江蘇連續兩次超越廣東,成為內地經濟競爭力最強的省份。榜首江蘇在宏觀經濟、產業經濟、發展環境、知識經濟、政府作用、發展水平競爭力等6方面處於強勢,尤其在發展環境和政府作用競爭力上有上升趨勢。
位居第2位的廣東,宏觀經濟、產業經濟、可持續發展、財政金融、知識經濟競爭力和發展水平競爭力等6個指標為其經濟綜合競爭力的強勢指標。
中智科學技術評價研究中心理事長李閩榕表示,經濟台灣靜電機批發工廠|靜電機|靜電機推薦|靜電油煙處理機|靜電油煙處理機推薦發展水平是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的基礎,但GDP不能完全決定競爭力排位,需科技、金融、教育、環境等重點因素共同發聲。
比來比去,廣大非蘇粵地區的吃瓜群眾也許在撇嘴:你們真不是變相炫富拉仇恨呢?
好吧,作為坐標江蘇的新華經濟分析師最後嘮叨一句:冠亞軍評判標準見仁見智,這種冠亞軍對比最大的意義,應該體現在兩省可以正視並學習對方長處,立足自身不足補短板,加快發展步伐,你追我趕,讓群眾分享更多獲得感。
新華日報社全媒體經濟新聞部出品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