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中國聚焦:中國首個省級少數民族自治區迎來70歲生日

午後陽光暖暖地照在一望無際的錫林郭勒草原上,羊群散落在原野。蒙古族牧人畢力格巴特爾悠閑地斜躺在山坡上,用手機上網,關註正在舉行的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慶祝大會實況。

8日下午,人們紛紛趕到設置在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的大會現場,為中國首個省級少數民族自治區慶祝生日。

1947年,內蒙古自治區宣告成立,經濟社會從此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。

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前,是中國最落後的地區之一,農牧業凋敝,工業幾乎“一窮二白”。

而據官方統計,2016年內蒙古GDP達1.86萬億元,較1947年增長642倍,經濟規模躋身全國中等行列,人均值躍居全國第六位;牲畜存欄量達到1.36億頭(隻),產糧278億公斤,較70年前分別增長14倍和15倍;工業增加值達到7758億元,增長6000多倍。

鄂托克旗賽烏素嘎查牧民巴育巴特一傢五口人承包著3000多畝草場,牧業收入加上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補貼,每年超過20萬元。他說:“周邊不少牧戶的年收入都在10萬元以上,生活越來越好。”

自治區成立前,百姓生活貧苦,而去年,全區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萬元,農牧民人均純收入超過1萬元。

從出行靠馬車、駝隊到乘坐飛機、動車,從居住簡易氈房到高樓大廈,從一度缺醫少藥到實現全面醫保,從人均壽命不足35歲提高到75.8歲……“70年來,內蒙古經濟發展紅利不斷惠澤大眾,人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。”內蒙古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於光軍說。

錫林郭勒盟鑲黃旗牧民斯琴,每到冬末春初草料青黃不接時,就會到鄰近的漢族農民傢賒賬購草,待秋季牲畜賣掉後再去還賬。“漢族兄弟們對我很信任,給瞭我很多幫助。”斯琴說,“這兩年我學著種青貯玉米,他們也熱情幫忙。”

尊重差異、包容多樣、互相學習、團結互助,70年來,各族幹部群眾共同維護著社會的安寧和邊疆的穩定。

“自治區成立70年來,內蒙古各族人民開創瞭維護國傢統一、民族團結、邊疆安全的大好局面,創造瞭西部地區、邊疆地區、民族自治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奇跡。”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郝時遠說,“這些都表明,民族區域自治是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。”

中國共產黨找到民族區域自治這條道路,經歷瞭艱辛探索和長期實踐。

1923年,李大釗等中共北方黨組織領導人在北京蒙藏學校,向烏蘭夫等蒙古族青年宣傳有關主張和民族問題綱領,隨後第一代蒙古族中國共產黨人誕生。1925年,中共北方區委在內蒙古建立黨組織,內蒙古革命從組電動床織上正式成為中共領導的中國革命的一部分。

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,烏蘭夫等共產黨人在中共中央的領導下開展工作,粉碎瞭內外勢力妄圖將內蒙台中商標申請流程古分裂出去的圖謀,領導內蒙古各族人民選擇瞭正確的道路。

上世紀40年代,中國共產黨在陜甘寧邊區蒙古族人口較多的鄂托克前旗城川鎮一帶,成立瞭自治區,為後來實施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積累瞭經驗。

“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後,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,保障各民族的平等合法權利和少數民族的特有權益。堅持民族性與區域性相結合,因地因時完善政策,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內蒙古成台中抽水肥功實踐的重要經驗。”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周競紅說。

這個夏天,蒙古族青年寶音巴達拉夫發起的蒙古語夏令營,讓10多名蒙古族小朋友接觸到3D打印機、激光切割機、微型機器人等許多新奇的“高科技”。這位出生在科爾沁草原的小夥子,從小接受蒙漢雙語教育。“母語是我成長的根,漢語讓我擁抱現代、瞭解世界,學好它們都很重要。”寶音巴達拉夫感慨道。

2016年11月,《內蒙古自治區民族教育條例》頒佈實施,民族語言、文字和民族文化得到進一步傳承和保護,民族教育得到優先重點發展。

“多年來,自治區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,加強民族立法,制定和批準瞭蒙古語言文字工作條例、蒙中醫藥條例、草原管理條例等500多件地方法規、意見,讓各項工作有法可依。”內蒙古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團英說。

“把國傢支持與自力更生結合起來,是內蒙古70年貫徹落實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寶貴經驗。”內蒙古自治區發展研究中油煙處理設備心黨委書記、研究員蔡常青說。

自治區成立後,國傢撥出資金,安排項目,幫助內蒙古發展經濟。“一五”時期的156項重點工業項目中,有5項放在內蒙古,國傢還遷來一批企業,調來幹部、工人、科技人員7萬多人。改革開放後,西部大開發、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政策,支撐瞭內蒙古經騰飛。

中共十八大以來,內蒙古著重延長資源型產業鏈,引導企業走資源轉化增值之路,努力跳出簡單“挖煤賣煤,挖土(稀土)賣土”的老格局,通過創新驅動,提高產業檔次和產品附加值。

在發展中,內蒙古堅守生態底線,大規模實施退耕還林、退牧還草、京津風沙源治理等重點生態工程,實現瞭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良性互動。

70年來,內蒙古還重視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,安代舞、長調等4400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傳承保護,大批民族典籍、口傳古籍以及上千種歌舞、音樂等民間藝術被發掘、整理,悠久的草原文化得到傳承、延續。

“各民族相互尊重、相互認同,草原文化成為內蒙古地方文化的名片,平等、團結、互助、和諧的民族關系氛圍和各民族共居、共學、共事、共樂的社會生活關系,讓內蒙古實現瞭繁榮發展。”郝時遠說。(記者於嘉 勿日汗 王春燕 參與采寫:任會斌)



靜電機推薦
arrow
arrow

    vmg876f9v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